绘本详情

苏丹的犀角

5-6岁,3-4岁科普百科

书架位置读书瞳可读

书位号暂无

馆内编码863385282

绘本作者戴芸 文,李星明 图

出版社21世纪出版社

绘本音频

绘本简介

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苏丹的传奇故事。每一只犀牛都是自己领地里的国王,而犀角就是它们的王冠。

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高级工程师、国家动物博物馆科普策划总监、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张劲硕审校。

国际环保组织野生救援WildAid保护犀牛项目公益大使江一燕、国际野生动物基金会、自然之友总干事张伯驹、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获得者(澳大利亚华裔绘本大师)陈志勇、视觉艺术家陈漫、北京自然博物馆科普讲解员高源联袂推荐。

创作团内亲赴肯尼亚实地拍摄和采访,书内附苏丹珍贵影像,扫描版权页二维码即可观看。


内容简介

2018年3月19日,苏丹去世了,此前他是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。苏丹的经历非常奇特,在七十年代一次迁移非洲濒危动物的行动中,3岁的苏丹在苏丹共和国境内被捕获并送往捷克的Dvr Králové动物园,在那里度过了三十多年的岁月。2009年北白犀在野外绝种。2010年,为了提高北白犀自然繁衍的机会,人们把已经38岁的苏丹和另外三只北白犀一起送回了非洲,居住在肯尼亚的Ol Pejeta自然保护区,苏丹得以在暮年回归故乡。他们都已经丧失了繁衍后代的能力,也就是说我们人类即将亲眼目睹这一物种的灭绝。

本书以苏丹的真实经历和童话的笔法回顾了他的一生,故事中有三次断角:第一次是苏丹在童年目睹了妈妈被偷猎者断角、屠戮的过程;第二次是苏丹在捷克动物园,不小心在木栅栏上撞断犀角,犀角重新长出来,但是因为不需要挖草根、不需要战斗,犀角慢慢老化成一个圈;第三次是苏丹回到非洲,自然保护区的人为了防止偷猎者杀害苏丹而先行锯掉了苏丹的犀角。犀角具有很强的象征意味:每一只犀牛都是自己领地里的国王,而犀角就是他们的王冠。而苏丹最大的悲伤,就是象征他身份和骄傲的犀角,不能和他的身体完整地共存。

前  言
如果犀牛没有角
戴芸
此刻的我坐在新加坡湿热的空气里,回想2016年9月的肯尼亚。草原的气息充满了鼻腔,干爽的风刮过皮肤,苏丹蹒跚走来。伸出手去,碰到它身体的瞬间,有尘土轻轻在晨光中跳起了舞。啊,是大树的感觉!
我看到苏丹的时候,它平静地生活在专属于它的围栏之中,头上没有完整的犀角,身边没有第二只犀牛,除了偶尔停留的飞鸟,也没有其他任何野生动物为伴。饲养员照顾着它的生活,持枪警卫整日巡逻以保证它的安全,几乎每天都有媒体和游客从世界各地赶来与它说“你好”和“再见”——而这个“再见”对于大多数人,包括我们来说,其实就是永别。苏丹就在这样的极度孤独和极度热闹中,带着“世界上后一头雄性北白犀”的标签,走完了生命的后几年。
但是,在这个巨大的标签之下,到底存在过一个怎样真实的生命呢?而我们又要如何在一本小小的图画书里面,用孩子可以理解的方式,讲述它传奇的一生呢?有没有一样东西,可以浓缩它所有的悲喜,道尽它全部的困惑,承载它和人类那一幕幕的相爱相杀呢?犀角,似乎是答案。
北白犀的灭绝不是物竞天择的结果,完全是人类为了获取犀角牟取暴利而导致的。犀角是犀牛的魔咒。如果犀牛没有角,也许它们就可以逃脱被滥杀的命运。但是,如果犀牛没有角,它们还是犀牛吗?犀角是犀牛生命的象征,定义了它们原始本真的生存方式。
苏丹的一生平静安逸,但是它之所以能够活到寿终正寝,是因为早当它在动物园里次断角的时候,它作为一只真正犀牛的身份,已经和那个来自非洲大草原的又尖又翘的犀角一起,永远地离开了它。从此,定义它的是一个被圈养生活扭曲了的变形犀角,是一辈子都离不开的胡萝卜,是用来悬挂名牌的耳洞,和一个被全世界喊了一辈子但它本来并不需要的名字。
在肯尼亚,我看到过一座小小的“土堆”。不过,这个“土堆”并不是由土堆成的,而是105吨象牙和1.35吨犀角焚烧之后留下的灰烬。这些象牙、犀角,已经和滋养它们的6500头大象以及450头犀牛各自安息。我留不住这些生命,但是可以借《苏丹的犀角》,努力留住它们的故事。感谢画家李星明以爱与热诚完成了这本书。相信孩子们可以在画面中感受到生命的壮丽,并愿意成为这些生命的守护者。
在此,还要特别感谢捷克Dvr Králové野生动物园的传媒与国际项目总监Jan Stejskal。该动物园是苏丹和其他三只被同时运回非洲的北白犀的所有者,为北白犀的保护作出了巨大贡献。Jan为我们提供了大量有关苏丹的信息和珍贵的历史照片。同时,也要感谢肯尼亚Ol Pejeta自然保护区。在那里,我们不仅获得了近距离接触苏丹的机会,还得以跟苏丹后的守护者——保护区的管理人员、兽医、饲养员和巡警,进行了广泛交流。
苏丹已逝,但是地球上仍有万千物种,生生不息。一个故事种一颗种子。等到种子成荫那一天,愿地球上每一个生命的标志都能够与它所代表的生命同在。

媒体评论
苏丹是我拥抱过的第一头也是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,他的离开代表了北白犀即将灭绝的事实。
人类对大自然的破坏,对野生动物的伤害,强烈的人性欲望其实也威胁着人类本身。
苏丹的故事应该让更多人看到和警醒,地球上不是只有人类,我们需要尊重天地善待万物,如果每一个人都参与进来以各种各样的方式传播和行动,人类还有*后的机会,修复地球的伤痕。
——国际环保组织野生救援WildAid保护犀牛项目公益大使 江一燕
这是一则精美而真实的寓言,插图画得克制和浪漫,令人赏心悦目。主题涉及了我们这个时代*重要的问题之一,即人们对那些濒临灭绝的生物所应给予的尊重。我*喜欢这本书的地方在于它表现了这个主题的真实性,而不是过多地虚构苏丹的故事,或试图使其乐观或有强烈的道德色彩,只是或多或少地渗透出来。
——奥斯卡动画短片奖获得者、澳大利亚华裔绘本大师 陈志勇
世界上最可怕的两件事,孤独与死亡。远离故乡,没有同类,苏丹的一生经历了太多我们无法体会的孤独。我们正在改变着世界,高速的发展碾碎了脆弱的自然,随着一个又一个物种的逝去,我们*终将体会到独处的悲哀。我们也正在改变这世界,保护的呼声聚沙成塔,终会让自然回归。这里会变成美好的地方,每一只犀牛都是它领地里的王,高昂着犀角冠冕。
这是世界上最后一头雄性北白犀的故事,他的家远在千里之外,他的死亡让我们*次感觉一个物种的消亡离我们这么近。他是最孤独的犀牛,为了留住他的生命,留住这个物种*后的希望,人们荷枪实弹保护他,甚至为了避免被盗猎者惦记,锯掉了他的犀角,而角本是犀牛的防身武器。这并不是杞人忧天,在苏丹死前几年,最后一头爪哇犀印支亚种死于盗猎。盗猎和栖息地破坏让这个繁衍了近千万年的大块头濒临灭绝,而我们,该怎么办?
你能想象世界只剩3个人类吗?而你是其中的一位,而这却是苏丹面临的现实。由于人类对野生动物制品的贪婪追求,一个个物种被推向了濒危和灭绝。可是当大自然中没有了它们,我们人类还能独自存活吗?我们的未来又在哪里呢?请将苏丹的故事讲给更多的人听吧,不要夺走它的“王冠”犀角,做一名犀牛的守护者。
——国际爱护动物基金会
这是一个来自非洲浩瀚草原的故事,通过优美的文字与图画,让我们和孩子有机会再次思考人与动物、人与世界的关系。
——“自然之友”总干事张伯驹


插图


插图


插图


插图


插图


插图


插图

插图

借阅72

评论18

+收藏+书包